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

Urban Design & Data part III : 資料用於預測 & 知識的下放

前面提到的,都比較像是寫給非都市設計師看的,對Urban Design的簡單介紹,旨在說明設計過程中其實對Data的仰賴相當大,也相對熟悉某幾類Data的操作。這部分寫得比較是針對都市設計師本身,一些例子說明我們的專業將如何被改變,以及我們的目光可以投到哪些新興的趨勢上。

4. Predict & Suggest Solution 資料用於預測&建議解決方案
Ex: Space Syntax 

這邊要介紹一個透過科學方式分析城市空間,預測人流, 交通流等等,反推至商業策略、設計規劃等等的一間軟體/顧問公司:Space Syntax。創辦人Tim Stonor 也是GSD 畢業的。他們的Approach相當特別,他們認為都市裡所有的活動,都是仰賴人在空間裡的互動和活動,因此他們用科學和軟體的方式,分析人在不同空間裡活動的熱點分佈。

道理其實很簡單,空間在動線上越順暢、越是動線的匯流集中點,就越容易聚集人們活動;越能聚集人潮,其土地利用價值也越高,越適合進行商業或運輸中轉。他們的服務項目主要利用他們研發的這套分析軟體,提供政府、開發商、甚至設計公司在設計前期與規畫方案上的建議和檢視。
看他們的官方宣傳影片可能比較直接:


提到這間公司,是要說明資料、數據的分析,是可以輔助設計決策的。而這種講求科學和量化的方式,在設計領域一直是欠缺的東西。其實看看Urban Design這門專業,一直以來都是靠著設計師得直覺和想像做的決定,軸線、廣場、公共空間...等等,我們容易take for granted的上古空間型態,成效和效益根本無從量化,也無以說服他人,常見建築師/規劃師守著過時(還是源於西方的)教條,創造出無人使用的公共空間,或錯估重大建設帶起的周邊效益。即便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,絕大部分的Planning和Urban Design都是靠著規劃師與設計師的 "經驗法則" 大筆一揮決定出來的,難道不令人害怕嗎?
Space Sytax的方法其實也有爭議,爭議點和其他所有科學分析應用一樣,如何計算出你的結果?變數參數有哪些?精準度?是否過度簡化...等等。特別是都市空間活動這種無數變因累計的結果,真的有辦法被預測嗎?然而,我認為這類新觀點的誕生,價值在於輔助我們以往的盲點,而不在取代設計。這將是建築/都市設計專業的一個新工具。

5. Democratize Urban Knowledge 都市知識的下放
Ex: Social Explorer



知識的民主化(Democratize)-也就是知識的下放和普及,在一個進步的社會是相當必要的。從去年的XD跨設計分享會開始,我逢人就提美國的Social Explorer這個網站。建築人都聽過ArchGIS。GIS-地理空間資訊整合系統,是美國做出來的玩意,然後其他國才跟進(買進),包括台灣。於是土地測量、地籍、道路、基礎建設...等等原本可能存在各政府部門、格式不一的種種資料才開始利用這套系統整合在一起。
美國作的系統,當然美國用得最早最徹底。我在美國念書,用了GIS,才深深覺的資料整合開放的重要性。這絕對不僅僅是 "資訊透明" 而已,這是整個民間研究、應用、整體民智乃至整體國力的提升!
我絕對沒有誇張。舉個例,當我還在台灣念建築系的時候,要做個基地分析,我拿不到最新的地籍測量圖檔 (要循官方管道你要等數個月,做個屁!),這還不包含歷年人口普查資訊(該區域年齡層、收入、性別、行業..等等),因此一個設計案,光是要了解當地居明的產業、人口遷入遷出狀況,你就得一戶戶拜訪,花費數個月得到的資訊還不完整或過於主觀,甚至有可能,耗了大半年結果證明一開始的 Opinion (見 Urban Design & Data I) 根本就是錯的!
但是,在美國,這樣的前置作業僅僅花費幾天而已,因為你可以到政府各單位下載需要的圖資,資料的種類與渠道相當健全完整,甚至有像Social Explorer這樣的跨全國的圖台系統幫你省去自己抓資料的時間,資料包山包海整合起來,界面又親切得讓你能在短短幾小時內Mapping出你要的資訊、驗正你的推論、找到關鍵切入點。
試想,在開始動腦筋想解決方案之前的分析,一個要耗費數個月,一個只花一兩天,哪個有效率?哪個有競爭力?給設計師/規劃師相同時間,哪個會有更多時間做好方案?容得下更好的創意?
Social Explorer這樣一個平台包含了哪些資料類型呢?人口、年齡、性別、種族、收入、家庭結構、婚姻、教育、房價、職業、交通、土地使用...等等,全部整合在一起,你可以瀏覽歷年的資料,選擇呈現的視覺效果(Infographic),還可以至做成簡報檔匯出。而Social Explorer僅僅是美國資料開放與整合的一個例子。背後仰賴的是數年的數位基礎建設,一但整體資訊開放建全了,私人團體可以拿來開發應用創利、學術單位可以致心研究而非耗費資源時間做資料搜集、一般大眾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城市、個人可以拿來輔助你的論述、你的觀察、你的推斷,乃至更主動公民參與。這,也就是我說的民智的整體提升,若搭配上有創意有動能的公民,整個國家都可以飛起來了...。


小結:
這幾年,大家都看得到網路與行動應用服務的創業熱潮,鼓動了多少年輕熱血投入。套一句前輩的形容,台灣這種bottom-up的 "生猛" 創意與動力,在亞洲是首屈一指的。然而幾年過去了,這些所謂的"創新服務應用",似乎跳不出幾種類型,也鮮少讓人驚嘆:對,這正是我們社會需要的。我認為問題出在於,我們沒有好好了解我們存在的真實環境,乃至於問不對問題,創意騷不到癢處,枉論改善痛處,只是枯等一個突發的靈感,或是不斷轉向(pivot)直至摸索出business model...。而我始終相信,真正的創新,來自於對現實脈絡了解。而所謂的脈絡,則需要大量的Data輔助。這其實是Systems Thinking。一旦將真實的脈絡抽絲剝繭,你將會發現,城市裡的大小問題,光數都數不完,為什麼要做不痛不癢 僅增添生活小情趣的應用?這些實際的大小問題當中,透過設計和創新,你要賺錢也可以,你要做公益也行,還是你要社會創新,都可以!
上面這張圖,我要說明的是,真正的創新,必定是從Context裡 "長"出來的,而Data就像是我們的濾鏡,幫助我們抽出我們要的線索。說明一下,這邊我將Data分成兩類,一類是一般操作上Urban Designer會看的資料類型,另一類是傳統上Urban Designer不太看的,其中大部分是新興的資料型態。分成New 和 Traditional其實是還滿笨的,不過在我找到更精準的詞之前,勉強先將就用。對於建築師與都市設計師而言,我們熟悉的資料類型,我暫時叫他Traditional Urban Data,包含Land-use, transportation, demographic,...等等,這類主要存在於政府單位的資料。另一類,我暫時叫他New Urban Data,裡頭主要是因為科技發展,許多應用方式尚待開發的Big Data,多半存在於私人企業,例如電信業、網路資訊業...等等。以傳統的都市資料類型當作基礎,疊合上新型態的資料類型,我們將能從看似一團亂的都市脈絡中找到創新的來源。

最後,針對新型態都市資料的應用,我舉了以下幾個例子,不過酷炫有餘,意義和應用尚待發展,但至少可以讓大家感受一下已經面臨的資料爆炸。(右下角皆有標出處網站,建議實際造訪了解)


http://wearedata.watchdogs.com/
都市空間模型+動態的社群網路互動資料


http://senseable.mit.edu/
MIT的Senseable City Lab。裡頭有相當多專案值得看看

Honda利用自家車的行車資料做的視覺化,個人覺有點做得太飛炫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